A white waterbird flies over a body of water with oyster shells poking out.
香港的蠔礁 7平方米的香港蠔礁單日過濾水量可達一個奧運標準游泳池。 © Kyle Obermann

TNC在香港的工作

TNC 和合作夥伴共同發表最新蠔礁研究結果

香港有巨大潛力修復消失的蠔礁,為環境帶來顯著裨益。

蠔礁的好處

香港曾經是貝類礁蓬勃繁衍的地方,可是由於過度開發、沿岸填海和污染等多種因素影響,貝類的數量在過去150年間急劇驟減。事實上,貝類礁是全球最瀕危的海洋棲息地。修復城市沿岸的蠔礁能夠緩減部分因沿海發展而引起的一些典型環境問題,例如風暴潮造成的破壞以及生物多樣性損失。

Quote: 湯詠霖 (Marine Thomas)

提起蠔,大部分人會即時聯想起食物,卻鮮有想到蠔所組成的蠔礁能支持沿岸的海洋生態。惟有修復這些消失的棲息地,我們才可重獲其相關的環境裨益。

TNC香港環境保育經理

健康的蠔礁為沿岸環境所帶來的一個主要好處,就是其天然濾水的功用。一份由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香港大學理學院及大自然保護協會聯合進行,最近於科學期刊《Restoration Ecology》發表的新研究結果顯示,僅僅7平方米的香港蠔礁,每日便可以過濾相等於一個奧運標準泳池那麼多的水;而單一隻香港蠔 (Magallana hongkongensis,之前稱為 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 在夏季的溫度下,亦可每小時過濾高達 30 公斤的水,其過濾率在所有蠔類當中是最高的品種之一。

更重要的是,蠔礁為許多本地物種提供了棲息地和育苗場所,否則這些物種可能會在我們的海岸消失。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夥拍大自然保護協會近期進行的另一項研究發現,與光禿禿的泥灘相比,這些蠔礁能容納 6 倍以上的物種。該項研究在后海灣的潮間泥灘海岸,發現了逾 80 個物種,當中 95%是在蠔礁中發現的,而且近 60% 的物種更是在蠔礁中獨有的。

Close up of oysters exposed by receding tide.
香港的蠔礁 每當提起蠔類,大部分人都會聯想到食物,卻鮮有知道蠔所組成的蠔礁能夠支持沿岸海洋生態。 © Marine Thomas/TNC

香港蠔礁的光明前景

作為亞洲其中一個沿海超級城市,香港的蠔礁得以成功修復可成為典範,證明區內的生態修復工作將帶來種種環境及社會裨益。

在世界上一些地區,修復蠔礁的工作只能透過把人工育苗場養殖的蠔苗,移植到天然的環境中才能成功。然而,這項新的研究顯示,香港蠔的自然補充率甚高,意味著毋須依靠人工養殖蠔苗,蠔礁亦有機會得到修復。

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副總監兼香港大學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研究學部副教授 Bayden D. Russell 博士表示:「我們很高興發現香港的蠔有頗高的自然補充率,顯示毋須依靠人工養殖亦有可能修復蠔礁。」他續說:「我們相信這是因為珠江三角洲的傳統養蠔業,保留了一些本地蠔種,所以儘管天然的蠔礁流失了,這些養蠔場的蠔排仍有機會成為蠔苗的來源,促成自然補充的情況。